fggg sdfsdf fdgdf dfg sddsf 

台灣戰時最高軍事指揮體系
最後防線:衡山指揮所
我國最高軍事指揮中心─「衡山指揮所」終於在一九九九年首度公開,外界第一次有機會深入列為國家高度機密的「衡指所」!
「國防部作戰次長室作戰指揮中心」,也就是「衡山指揮所」,此次在參謀總長湯曜明上將特許下對外界做部分公開,這個位於北部山區的機密地點,在多年的經營後,已經是國家最高軍事指揮中心。
「衡山指揮所」簡稱「衡指所」,自民國四十九年動工以來,就一直是中共持續監視的目標。當中共的軍事衛星已精確到三公尺判讀範圍時,中共就開始計算所有工程車載運出來的「出土量」,以及建材的「輸入量」,以供情報單位計算坑道的長度、持續作業量與指管能力。
「衡指所」在民國七十一年正式完工後,初期仍以有線電訊的方式與外界構成通聯,但隨著科技的進步,現在「衡指所」足以媲美美國北美防空司令部,內部裝有最現代化的光纖網路系統,隨時監控對岸共軍的動態。由於「衡指所」的功能完備,因此長年來一直是我國的國防重鎮,從未對外界公開。
說起「衡指所」,在蔣經國擔任總統時,每一次召開軍務會報時就會問起有關「指揮中心」的建造進度。蔣經國口中的「指揮中心」指的就是現在的「衡指所」,當時實際負責向蔣經國報告的,就是時任參謀總長的郝柏村。
而在李登輝接任總統後,由於李登輝並不具任何軍事背景,因此在執政的第一年,李登輝在相關人員有意或無意的「拖延」下,僅概略得知有這麼一個國家戰時指揮中心,但他並不知道確實的地點所在。直到蔣仲苓出任總統府參軍長後,才首次陪同李登輝以三軍統帥的身份視察這個屬於國家領導人的戰時指揮中心。
李總統進入「衡指所」已有很多次,但正式以三軍統帥身份主持軍務會報僅有三次,這三次全部都集中在一九九五年五月到一九九六年三月間,也就是中共以導彈對台灣實施「針對性」演習的時期。
「衡指所」全力增建指揮、管制、通訊、電腦、情報、監視、偵查(C4ISR)等系統,也是一九九五年年底後才在國防部通信電子資訊局(簡稱通資局)的指導下建構。由於通資局的電戰效率相當高,因此李總統在最近一次的軍事會談中,徵詢國軍各高級將領的意見,有意提升通資局的位階,成為國防部增設的「聯六」。這個增編主導我國的電戰的機構,將會在「衡指所」裡固定執行電戰任務,讓「衡指所」的任務更具戰略性。
從一九九五年七月中共第一次對我發射導彈以來,國防部便在李總統的全力支持下,持續修正「固安作戰計劃」,並在歷次的「漢光演習」中,於「衡指所」內實際驗證戰力。據瞭解,國防部在歷次「漢光演習」中,一再反覆針對各項反擊計劃進行評估。一九九六年三月,台海再度爆發危機時,國防部再律定監視、反應等作業程序,以因應中共極有可能採取的「準軍事威懾行動」。
為了把這個戰時最高軍事指揮中心能夠具備最佳防護力,「衡指所」內有完善的核生化防護措施。各有關部會的首長也都有專屬的辦公室與寢室,雖然裝璜簡單,但是電話、電腦…裝備一應俱全。
國防部作戰參謀次長室官員曾在一九九八年七月表示,國軍備有「永安專案」的十三套因應共軍侵犯的應變計劃,而參謀總長也是「永安專案小組」的實際負責人之一,因此一旦國家進入準戰爭狀態,所有的政府重要官員也都要進入這個防衛周全的指揮所進行作業,由參謀總長遂行軍事指揮之責。



.msgcontent .wsharing ul li { text-indent: 0; }



分享

Facebook
Plurk
YAHOO!



 

yahoo facebook google msn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bxjzpqqsdell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